第323章 陈平叛乱(2 / 2)

半神之殇 唐十翼 2865 字 5天前

所以其他事要先放一放,抓紧做任务,拿到那九枚棋子,否则可能夜长梦多,危险性也会被放大。

张翰一口气喝完一碗粥,抹了抹嘴道:“子楣,你留在这里哪也别去,我出去看看。”

叶子楣眼里漾过一缕幸福,乖巧地点头:“嗯,你小心点。”

-

日头刚爬过赵王宫的夯土城墙,就把三丈高的墙身晒得发烫。

刘邦伟岸的身躯傲然挺立在宫门上方,玄色龙袍,棱角如刀削的古铜色脸上,三寸长的战疤泛着光。

当年赵武灵王所筑的城墙,墙顶宽得能容四匹马并行,此刻却挤满了宫卫,他们弓上弦、刀出鞘,甲叶碰撞的叮铃声混着急促的呼吸,压过了墙外聒噪的蝉鸣。

“陛下,城下全是护军中尉的人!” 城守跪在刘邦脚边,甲胄上沾着尘土,“东西北三门都被围了,长戟兵列了三圈,还有冲车堵在南门,可…… 可他们没喊反话,倒像在等什么!”

刘邦俯身趴在城垛后,顺着青石板的缝隙往下望。

只见城墙下的空地上,玄色铠甲的士兵虽列着方阵,却没露出惯常叛乱的凶相。

第一排持盾步兵的盾牌攥得发紧,却没人往前逼。

第二排长戟兵的戟尖斜指天空,却有几个士兵悄悄往方阵后瞟。

再往后,三辆冲车停在百步外,木质车身上裹着的铁皮泛着暗青,推车架的士兵手搭在木杆上,竟没敢往前挪半分,车轮碾过地面的 “咕噜” 声轻得像怕惊动人。

“陈平!你给朕出来!”

刘邦龙吟般的的声音,裹着暑气,也带着几分疑惑,这阵仗不像谋逆,倒像有难言之隐。

话音刚落,城下的士兵方阵缓缓分开一条通路,陈平身着锦袍快步走出,腰间青铜剑的剑鞘没系稳,晃得叮当作响,往日里从容的脸上满是焦虑,连鬓角的汗都没心思擦。

“陛下!臣不是来反的!” 陈平隔着五十步远就急声喊,声音发颤,“臣是…… 是没办法了!”

他抬腿想往前走,又怕城上的箭射下来,只能停在冲车前,双手张开示好,“臣失了军饷,知道陛下治军严,丢了军饷是死罪,可臣不想死,只能…… 只能先把宫围住,求陛下给条活路!”

城上的宫卫愣了愣,骂声咽回了喉咙。

刘邦皱起龙眉,声音和缓了些:“军饷丢了?你为何不先回禀朕,反倒带兵围宫?”

“回禀陛下?” 陈平苦笑着抹了把汗,日头晒得他脸颊通红,“陛下平定陈豨正急着用粮,臣若是说了,不等臣查回军饷,脑袋早掉了!”

话音未落,城上突然有个宫卫搭箭拉弓,刘邦赶紧按住:“别冲动!听他把话说完!”

陈平见刘邦没下令射箭,松了口气,又往前挪了两步:“臣围宫,不是要夺陛下的天下,是想求陛下宽限些时日,臣已经派心腹追查,只要给臣半个月,臣一定把军饷追回来!若是追不回,臣甘愿领死,绝不多话!”

刘邦顺着他的手往城下看,果然见士兵们的神色都带着犹豫,一个个抻着脖子看着他这个皇帝。

城上的宫卫也看出了端倪,搬滚石的动作慢了下来,年轻的宫卫攥着滚石,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敌意,倒多了几分困惑。

“你可知围宫也是死罪?” 刘邦的声音沉了些,却没了之前的怒气,“就算军饷能追回来,你今日这番举动,也够治你个大不敬!”

“臣知道!” 陈平突然跪了下去,锦袍沾了地上的尘土,“可臣实在没别的办法!若是不这么做,臣连追查军饷的机会都没有!”

他身后的几个将领见他跪下,也跟着齐刷刷单膝跪地,方阵里的士兵顿时乱了阵脚,有一半人都想跟着跪,又怕违了军令,僵在原地进退两难。

日头越升越高,晒得丹陛的夯土都泛出热气。

刘邦看着城下跪着的陈平,看着那些神色犹豫的士兵,突然觉得后背的汗凉了些,他了解陈平,虽善谋,却没太大的野心,今日这事,倒真像慌不择路的自保。

他刚要开口,突然听见城墙东侧传来马蹄声,城守急声喊:“陛下!是周勃将军的斥候!说援军快到了!”

陈平猛地抬头,脸色瞬间白了。

他最怕的就是援军来,到时候连谈判的余地都没了,他慌忙站起身,朝刘邦急声喊:“陛下!臣只求半个月!半个月后若是追不回军饷,臣自缚请罪!求陛下别让援军动手!”

刘邦犹豫不决,此时一旁有人压低声音道:“陛下,臣可帮助护军中尉找回军饷!”

刘邦回头一看,竟然是韩信,他皱了皱眉头:“你可有把握?”

韩信没跪下,只笃定地点了点头:“陛下放心,臣有把握,您大可答应他的请求,待他退兵,臣再去护军中尉府与他商谈。”

刘邦看了韩信,又看了看城下垂着脑袋的士兵,叹了口气:“陈平,你先让你的人退到百步外,把冲车和云梯撤走。” 他顿了顿,声音变得和蔼,“朕给你十天时间,若是十天后军饷还没消息,朕再治你的罪不迟。”

陈平大喜过望,磕了个响头:“谢陛下!谢陛下!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

他爬起身,朝身后的士兵大声下令:“都退!退到百步外!冲车和云梯都撤走!谁敢多走一步,军法处置!”

士兵们如蒙大赦,扛云梯的赶紧把云梯扛走,推冲车的转身就往回挪,方阵很快往后退了百步,长戟兵的戟尖也垂了下去,没了之前的锋芒。陈平又朝城上磕了个头,才带着将领们往后退,走两步还回头望一眼,生怕刘邦变卦。

刘邦趴在城垛后面,看着城下缓缓后退的士兵和陈平频频回头的身影,回过身来,取出一卷黄绢包裹的布帛:“韩信,你去吧。”

韩信躬身接过布帛卷,“臣,遵旨!”

众人眼前一花,韩信就这么没了,既没有躬身退下,也没有走石阶,但所有人都视而不见,因为韩信怎么走,已与他们无关。

除了那位城守,他看着韩信站的地方,眼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。

韩信当然就是张翰,这是他做过的任务中最省事的一次,看了一场戏,没说几句话,就拿到了任务道具。

黄绢包裹的布帛没有任何信息提示,不用看都知道是一道圣旨,诡异之处在于,刘邦是直接拿出来的,没有下旨和书写过程。

接过圣旨时张翰差一点没笑出声,老刘你不会是幕后导演吧,剧情还没发生你就先知先觉准备好了下一场的道具。

更不合逻辑的地方是,一个太初境,抬手就能毁了整座邯郸城,竟然会怕区区几千兵马。

蝉鸣又响了起来,没了之前的压抑,像在为这场意外的对峙收尾。

张翰心情愉快,回到护军中尉府厨房,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。